据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研究团队最新发现,约2.52亿年前的二叠纪末期发生了一场严重的生物大灭绝,对海洋和陆地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破坏,导致约81%的海洋生物和89%的陆地生物在短时间内灭绝。

该研究团队与南京大学和云南大学的合作伙伴最近通过高精度的生物标志化合物多环芳烃有机地球化学分析,证实了二叠纪末期发生了大规模高温野火燃烧事件,这为我们了解当时陆地生态系统的崩溃过程提供了重要证据。相关研究成果已经发表在国际期刊《地球与行星科学通讯》上。
张华是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研究员,也是这项研究的领导者之一。他介绍说,野火事件产生的多环芳烃具有很强的化学稳定性,能够长期保存在地层中,因此成为恢复古代野火事件的一种常用指标。”在这项研究中,科研团队利用位于中国华南海陆过渡相的冷清沟剖面钻探岩心,进行了高精度的生物标志化合物多环芳烃有机地球化学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在二叠纪-三叠纪转折时期,多环芳烃含量呈现出一致的显著富集现象,表明在那个时期,存在着大规模的高温野火燃烧事件。多环芳烃主要来源于陆地植物的高温野火燃烧,而当时的热带雨林植被系统为这些大规模野火燃烧提供了充足的燃料。
此外,早三叠世的多环芳烃含量极低,并且多环芳烃参数指标发生明显变化,这表明在陆地经历了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事件之后,陆地生态系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位于古特提斯洋东岸地区的高度多样化的热带雨林消失,被以草本石松类植物为代表的草地”植被系统所取代。这一发现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在二叠纪末期大羽羊齿植物群迅速绝灭的假说。

这项研究提供了关于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事件的新证据,对于我们了解过去生态系统的崩溃过程以及灭绝事件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深入研究过去的生态变化,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地球历史上的生物多样性变化和环境演化,为未来的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
据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研究团队最新发现,约2.52亿年前的二叠纪末期发生了一场严重的生物大灭绝,对海洋和陆地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破坏,导致约81%的海洋生物和89%的陆地生物在短时间内灭绝。...
2023-05-31
-
我们之所以热爱历史,并不是因为历史这门学科有多么有趣,而是因为看似冰冷的文物,其实折射出了我们古人很大的智慧。...
2023-05-31
-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追求也逐渐朝着一种高品质的方向发展,追求高雅、享受地位与荣耀,但在一些追求背后,却需要付出血淋淋的代价。...
2023-05-31
-
现如今我国的科技迅速发展,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不斐的成就,尤其是航空领域,让我国迈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2023-05-31
-
古埃及雕像是历史长河中的璀璨文明,神秘而庄重。那微笑的狮身人面像历经千年屹立不倒,如同金字塔一般是最具代表的建筑遗迹。...
2023-05-31
-
面对老天的愤怒,身为渺小蠕虫一般的人类根本没有抵抗的余地。即便是现在科技和实力如此强盛的年代,面对灾祸我们也大多都是束手无策的。...
2023-05-31
-
韩国人曾经为了证明孔子是韩国人,曾经摆出来“事实”,这些言论一出,便遭到打脸,不仅中国学者看到了感到尴尬,就连历史爱好者看到了都会感觉到可笑。...
2023-05-31
-
1908年的11月,清朝的两位元首: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双双离开人世。遭逢剧变的大清朝廷将为慈禧太后和光绪帝料理丧事作为首要事情来办。...
2023-05-31
-
自从人类走出地球之后,一直都在探索宇宙中外星生命的存在。科学家们普遍认为,既然地球这颗行星能够诞生生命,宇宙中其它的行星也一定能够诞生生命。...
2023-05-31
-
人类的科技发展非常迅速,我们能够在几千年的时间里走出地球,探索宇宙。这表明人类科技的进步速度很快。目前,人类已经站在地球食物链的顶端。要使人类文明长久发展下去却面临巨大困难。科学家理查德·哥特来自普林斯顿大学,在1993年的《科学》杂志上发表了...
2023-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