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科学院等机构的科研人员在国际期刊《历史生物学》刊文,发表了广西左江流域发现大型史前蛇类遗存的研究结果。

研究人员对左江流域距今约6000年的宝剑山遗址和大湾遗址中发现的蛇骨进行形态学研究,确定了现存的缅甸蟒、眼镜王蛇和百花锦蛇三种蛇。并使用异位生长模型对现存标本的四种椎体测量值与体型进行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其中最大的一枚缅甸蟒中段脊椎骨所代表的个体,全长至少4.58米,超过《中国动物志》记载全长3.56米的国内最大记录。

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二级研究员 杨清平:从出土蛇骨表面的烧灼痕迹分析,左江流域先民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了捕食蛇类的生活方式,这一发现将该区域人类捕食蛇类的历史推到了距今6000至7000年前。

左江是广西西南部的主要河流,拥有贝丘、岩画等独特的古代文化遗存,本次发现为新石器时代的动物考古提供了新的视角,也揭示了该时期中国南方人的生存状况
-
近日,中国科学院等机构的科研人员在国际期刊《历史生物学》刊文,发表了广西左江流域发现大型史前蛇类遗存的研究结果。...
2023-04-17
-
近日,中国科学院等机构的科研人员在国际期刊《历史生物学》刊文,发表了广西左江流域发现大型史前蛇类遗存的研究结果。...
2023-04-17
-
近日,中国科学院等机构的科研人员在国际期刊《历史生物学》刊文,发表了广西左江流域发现大型史前蛇类遗存的研究结果。...
2023-04-17
-
1840年8月,一艘法国帆船“洛查理”号正在百慕大海面航行。这艘船扯着帆,而且风帆饱满,说明它在平静地航行着。令人感到迷惑的是,它好像在没有目标似地随风漂?H嗣歉械狡婀郑慊可先ァK欠⑾执暇睬那牡摹? />
2023-04-17
-
大家都知道,我国是一个有着5000年悠久历史的古国,在这5000年期间,一共诞生出了24个朝代,因此至今为止,很多地区依然保存着大量的历史遗迹。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就是江西一座神秘的水下宫殿,一年只出现一次,至今还有未解之谜。...
2023-04-17
-
金星和地球的磁层形态是由太阳风所塑造的。金星和地球的大小相似,但是地球拥有内部机制产生的强大偶极磁场,这一磁场有效阻挡了太阳风粒子的轰击,保护了地球上的生命。...
2023-04-17
-
科技的发展,人类越来越深入地探索宇宙中的奥秘。其中,黑洞的研究备受关注。最近,德国和美国的科学家利用超级计算机,首次模拟出了两个大小不一的黑洞剧烈碰撞的过程。这一成果对于实际探测黑洞碰撞产生的引力波具有重要价值。...
2023-04-17
-
据法国报界披露,前苏联和美国两国科学家们联合研究了一个来自外太空的神秘无线电信号。经分析,这个信号是5万年前从某个星球发出的求救信号。一位不愿透露身份的美国天文学家称:“这是一个惊人的突破,我们的电脑已经成功地将这个无线电信号的主体部分进行...
2023-04-17
-
近日,研究人员在对火星上的尼里·帕特拉火山侧面的热液喷口的残留物进行研究后,发现这里可能是不久的过去火星上存在可居环境的迹象。...
2023-04-17
-
据近日发布的《科学》杂志最新报告,40亿年前,火星表面可能被水覆盖。这项研究基于欧洲空间局的“火星快车”探测器和美国航天局的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收集到的数据。...
2023-04-17